香港醫院現在應該做些甚麼來為應對下一次疫症大流行做好準備

2019冠狀病毒病 (COVID-19)使全球醫院和醫療保健場所措手不及。 我們應重新思考香港醫院的暖通空調系統,從而改善在感染蔓延時的靈活性,這將讓我們在以後面臨近似處境時更有利。

香港很老。

不單因為這個地區在至少 30,000 年前已有人居住,更因香港人的預期壽命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長。

我們的人口正在老化。 再過十年左右,香港將有預計三分之一人口超過 65 歲。

這也是政府在今年初宣佈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的原因之一。

該項目斥資 2,000 億港元,旨在緩解香港醫療保健超負荷的情況,預計將增加 5,000 張病床,以及 90 間手術室。

然而,這不僅是增加投放醫療資源,也是確保醫療機構如何靈活應對下一次全球疫症蔓延的絕佳機會。


感染控制

對於 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對病情嚴重的患者尤關重要,當中呼吸機和其他深切治療挽救了無數生命。

但對於因其他原因住院的病人來說,這些醫院也可能是他們感染病毒的地方。

2020 年 12 月,一份英國醫院的分析報告指出,有四分之一冠狀病毒病住院病例(在某些醫院中為三分之一)來自因其他原因入院的住院患者受到感染。

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數據。 在中國,高達 44% 的嚴重病例是在醫院受到感染的。

另一項發表在《柳葉刀》的研究發現,美國和英國的醫護人員感染 2019冠狀病毒病的可能性是一般群眾的 10 倍以上。

其中原因顯而易見,包括感染者集中在醫院,以及一些國家的個人防護設備出現短缺。

然而,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大多數醫院並非為重大傳染病爆發而設計的。 


暖通空調系統的作用

雖然與其他疫情嚴峻的地方相比,香港倖免於難,但世界各地醫院人滿為患、超負荷的畫面卻不難看見。

疫情無情地指出,醫院和醫療設施中各個有特定用途的房間,可能難以充分保護其他患者、醫護人員及其家人。

冠狀病毒不單能透過接觸和飛沫傳播,通過氣溶膠傳播的空氣傳播已被證實是最大問題的傳播媒介。

這就是醫療機構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和運作可以對氣溶膠和病毒傳播產生巨大影響的地方。

暖通空調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有助阻止病毒傳播。 第一是通過保持空氣質素。這取決於空氣的流通、過濾和消毒情況。 第二是通過運用的氣流模式。


空氣質素

一般來說,除了一些先進的製造商設施外,醫院和醫療保健設施的空氣質素通常都比其他建築物好。

這源於特別高效的通風和過濾率,尤其是在手術室等高風險環境中。

我們知道,增加帶入建築物的外來空氣量,或加快以外部新鮮空氣替換建築物中現有空氣的速度,能夠大大降低空氣傳播疾病的風險。

我們也知道,在不可能供應和排出大量新鮮空氣的情況下,讓空氣在再循環之前經過高效過濾器也可以降低傳播疾病的風險。

當然,這兩種方法都有其所需的能量。 加熱、冷卻和清潔空氣需要能量,而增加處理的空氣量便等於增加所需的能量。

單是暖通空調系統已經佔醫院能源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氣流

與供給醫院或醫療保健機構的空氣質素同樣重要的是空氣的流動方式。 

如果氣流模式將氣溶膠從感染者帶至其他人,就會傳播疾病。 同樣,低氣流或空氣停滯的區域會使病原體積累至對他人構成風險的水平。

例如,醫院走廊經常被用作回流空氣的路徑。 空氣從病房溢出,進入走廊的抽氣格柵。 疫情期間,這導致病房對面的護理站的感染率通常都較高。

解決方案是確保病房的抽氣口位於最準確的位置,但這解決方案卻極難進行及翻新改進。


靈活的未來

雖然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永遠都比能源效率重要,但設計得最好設施應兩者都兼顧到。

高效的暖通空調設備和智能設備控制某程度上能實現這目標,但還需再提高靈活性,以應對未來更新、傳染性更高的呼吸道疾病。

這種靈活性可以有不同形式,但重點是構建可以在感染風險低時高效運行,並在傳染病肆虐和疫症蔓延時能提高空氣質素和確保安全氣流模式的系統。

這意味著擁有備用冷卻器,以允許暖通空調系統在傳染病肆虐時能處理大量外部空氣。

這意味著擁有一個暖通空調系統,可以根據需要增加過濾的空氣量,從而確保在傳染病肆虐時,再循環的空氣只存在最小風險,同時不會在其他時間使用不必要的能源。

這意味著一個供應和排氣系統,為護士站和其他工作人員創造正壓空間,以確保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當世界才剛了解到目前容易受到甚麼重大公共衛生威脅之際,香港已經在進行一項重要的醫院工程計劃,讓人稱羨。

吸取過去兩年的教訓,香港將能夠建立一個靈活的醫院和醫療保健系統,以適應未來的變化。

 

想了解更多醫療保健暖通空調的靈活性能如何幫助我們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下載日立的白皮書《為不確定作準備: 為甚麼醫院需要靈活的暖通空調系統》

由日立發放